湖南常宁:“最是乡音解乡愁”织就干群“同心圆”-新华网
新华网 > 新闻 > 正文
2025 04/30 16:33:52
来源:新华网

湖南常宁:“最是乡音解乡愁”织就干群“同心圆”

字体:

  夜幕降临,湖南省常宁市烟洲村汤家组新安装的15盏太阳能路灯次第亮起,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。“从反映问题到装好路灯只用了10天。”一句话,道出了常宁市“最是乡音解乡愁”民情大走访活动的实效。

  据统计,自2024年7月活动开展以来,常宁市2000余名干部返乡走访群众2.7万余户、企业500余家,收集问题2000余个、意见建议2300余条,一大批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得到解决。

  在蓬塘乡大市坪村,市委编办干部推动26项民生痛点问题解决;在欧阳海灌区东干渠旁,西岭镇西冲村福利组的村民曾为塌方护坡忧心不已,屋场恳谈会上反映问题后,走访干部立即协调施工队,12天内完成土方回填和排水系统改造;市人大干部推动开通公交线路,解决虎洲村“出行难”;数据局干部创新“湾场议事会”,发动村民打造“美丽湾场”,目前全市已建成93个特色湾场,实现“一处美”带动“一片美”;在塔山瑶族乡的千亩茶园里,市茶叶生产服务中心干部每年驻村200多天,从育苗到炒制全程指导,如今5个产茶村跻身全市集体经济40强,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。

  “行业优势+乡土情怀”的服务模式,已成为当地基层治理的特色品牌。此外,为充分挖掘乡贤资源,常宁市建立“乡村在外成功人士信息库”,收录创业成功人士、企业高管、行业专家等信息,利用春节、清明等返乡高峰,组织干部上门拜访,介绍家乡发展变化和政策机遇,促成湘商回归项目17个。2024年全市招商引资总额达212.2亿元,进出口总额79.8亿元,居衡阳县市首位。

  “干部沉下去,民心聚起来。”通过“情感链+服务链+发展链”的闭环机制,让“乡音叩门”成为密切干群关系、推动乡村振兴的方法和实践。(吴豪 柏洋林 崔建华 刘朝文)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刘扬】